幻灯二

“公务员制度”与改革开放40年

我们国家,最应该感谢改开的,除了那些发财的和知识阶层,就该是现在招聘职位炙手可热的公务员群体了,特别是处以上官员。因为现在的处以上官员,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后,熬些年升官的。如果没有改开,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,不可能有这个机会。改开打开了平民当官的大门,类似古时候的考科举。在改开之前,我们的官员是“选拔”的,要由组织选拔。

听起来很妥,但组织的头随形势变化,一会儿是老干部,一会儿是工农兵。有志平民要想当官,门不宽,路很窄,多数是对不上的。当了官也不一定牢靠,运动一来...

所以改革开放的首先是解放思想,社会观念要先调整,这是“前菜”。接着“正餐”上来,“干部要四化”。但陈旧的组织人事制度非常碍事,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始。真改革从挪人开始,因为屁股指挥脑袋。但是,如果依然用旧制度“选拔”人,还是陈陈相因,能干的人上不来。而且,“选拔”制的通道狭窄。不仅下面人想出头的机会少,上面的领导要找能人,门路也是少少的。

大概80年代初,一批优秀的干部被“选拔”了上去,然后他们拼命想拔能人。无奈个人的接触面有限,下面的水土还没变,没选拔几个就见底了。

那时代领导们着急,底下几十年的套路积重难返,所以除了“选拔”现存的,还要培养“后备干部”,要从“远后方、低起点”去找贤人。

但是无奈“选拔”就是手工作业,天生狭隘。终于,领导们向知识分子要计谋了,怎么做才能广开才路?

从85年开始,上海率先尝试理论突破,召集一些思想活跃的学者和人事干部交集,闭门开研讨会,搞“头脑风暴”。关起门来说道理,学者们慷慨激昂,抨击当时“选拔制”已腐朽落后,希望推行先进且相对公平的“考任制”和“选任制”。当时上海区级机关中,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干部的占比,还不到10%。我们区委的比例高一些,也不过占15%。

所以,要严控进门关,新选拔的干部一定要“大专以上文化”。

但区机关如此,基层单位的文化程度更低,“选拔”接近于无米之炊。一开始从教卫系统选拔了不少人,那里高学历的多些,但机关里都是老师和医生,也是个问题。何况当时老师和医生大都追求业务发展,不愿意当薪资不高的机关干部。

在经历艰辛探索后,“清查”和“整党”,又腾出一些岗位,基层机关缺员严重,补充的来源却匮乏。

所以,刚听说的“文官制度”就成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“突破口”。也是逼出来的华山一条路,上面硬指标杠杠的。基层机关除了打开大门,向全社会“公开招聘干部”,别的路都是远水,解不了近渴。

大概是1985年秋,上海正缺街道干部,因为硬指标套着,来源严重短缺。区委决定采纳人事部门的建议,试试“公开招聘”,登报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:大专以上文化的中青年,经考试合格,由各街道录用。区委领导班子很新,主要把手多数是大学本科学历,对中央要求“干部知识化”的理解透彻,执行很坚决。对于改革和创新,很少拖泥带水。传统的藩篱一旦突破,体制的大门打开,人才的红利滚滚而来,各街道的缺员立马解决。总结分析一下,那些新进人员,原来绝大部分都在工作视野之外。

1986年,上海区委决定:全区机关岗位向全社会公开招聘。我们区连“政审”都省了,因为那时考大学之前,都经过了政审,没必要重复。

等到1993年,国务院颁布全国实行公务员制度,上海各区县已经试行了七八年了,有了充分的实践经验积累。

最后,全国水到渠成,实行公务员制。
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内容页广告位一